个人所得税一直都是大家所关心的,个人所得说的纳税义务人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居民纳税义务人,一种是非居民纳税义务人,个人所得税经过了几次大的修改,现在有了个人所得税税前扣除,那么个税税前扣除标准是怎样? 一、个税税前扣除标准是怎样 1、个税起征点 工资、薪金的个税起征点为5000元,从2019年1月1日起,劳务报酬、稿酬、特许权使用费等三项所得与工资薪金合并起来计算纳税,因此2019个税税前扣除项目第一项要扣除的就是个税起征点5000元。 2、三险一金 三险一金是是个税必须扣除的项目,即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住房公积金。通常在扣除个税起征点之后,第二项需要扣除的就是三险一金。各地区三险一金的缴纳比例不同,因此这里没有具体的扣除数额。 3、六大专项附加扣除 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包括子女教育、继续教育、大病医疗、住房贷款利息或者住房租金、赡养老人等6项。 4、其他相关扣除 《个人所得税法》第十一条:居民个人向扣缴义务人提供专项附加扣除信息的,扣缴义务人按月预扣预缴税款时应当按照规定予以扣除,不得拒绝。 二、个税扣除的方式有哪些 个税扣除的方式有扣缴义务人申报和综合所得年度自行申报两种方式。 1、扣缴义务人申报,是指取得收入时,比如单位发工资,由单位申报扣除; 2、自行申报要到次年才能享受扣除。 三、个税征税对象有哪些 1、法定对象 我国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义务人是在中国境内居住有所得的人,以及不在中国境内居住而从中国境内取得所得的个人,包括中国国内公民,在华取得所得的外籍人员和港、澳、台同胞。 2、居民纳税义务人 在中国境内有住所,或者无住所而在境内居住满1年的个人,是居民纳税义务人,应当承担无限纳税义务,即就其在中国境内和境外取得的所得,依法缴纳个人所得税。 3、非居民纳税义务人 在中国境内无住所又不居住或者无住所而在境内居住不满一年的个人,是非居民纳税义务人,承担有限纳税义务,仅就其从中国境内取得的所得,依法缴纳个人所得税。 以上是91开业网小编为您整理的关于个税税前扣除标准是怎样的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