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应用的进一步扩大,我国已经开始步入大数据的时代,传统的财务管理方式已经不适用于现在飞速发展的新时代,对于“人工智能,云计算”等高科技的运用已经是不可阻挡的大势所趋,为了顺应信息化发展趋势,也为了解决现有事业单位存在的资金调配、资金使用信息反馈不及时等问题,让事业单位的经济效益实现稳步提升,所以事业单位也加大信息化财务管理系统的优化。但在初期信息化管理的探索阶段,财务管理信息化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存在一定的信息泄露、信息丢失等风险,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事业单位需要对财务的信息化管理采取进一步的优化策略。 一、事业单位财务信息化管理的现状 (一)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信息化基础不够完善 由于财务管理信息化运行时间尚短,所以部分事业单位对于信息化管理的优点以及重要性并没有充足且全面的认识,这就导致在实施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时并未给予充分的重视以及消极怠工,最终导致财务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建设达不到预期的标准,各个方面的完善度都有所欠缺。这种情况下,单位财务管理信息化的标准多不及平均水平,或和自身需求存在差距,以至于信息化管理系统的作用得不到全面的发挥,导致财务工作人员的工作压力增大,人工流程、任务过多,无法及时的对资产数据信息以及资金调配等问题实现实时的监管、控制好分析,最终财务数据信息的可信度大大地降低,单位决策科学性也受到影响,最终,财务管理信息化不仅未能有效地为事业单位的发展提供帮助,反而带来诸多风险。 (二)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信息化系统的功能不够完善 由于部分事业单位对财务管理信息化系统的建设和整合疏于重视,所以在系统的一些标准与定位方面要求不高,基础也不是很完善,只是最终的系统功能设置方面不全面,操作手段也不成熟,这就使得事业单位的信息化平台建设工作受到影响,难以达到预期的建设目标;部分事业单位由于对先进信息技术认识的不足,致使财务管理信息化技术手段落后,从而影响事业单位的信息化技术发展。在引进发展设施方面,由于事业单位的发展规模以及资金调配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在进行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工作时没有更为先进的硬件设施给予支持,对于软件方面的开发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这一系列影响最终导致财务管理部门不能及时地根据信息系统的反馈进行财务数据信息的全面分析,以及资金运行信息数据的整理分析,影响财务管理部门的正常工作运行。同时,由于事业单位的信息管理系统过于粗糙,致使系统在运行过程中极易出现运行通畅度以及信息安全方面的问题,给事业单位的发展带来极大的风险。 (三)财务监管信息化不足 事业单位的稳健发展离不开完善的监管体系,监管体系的严格才能确保其他工作尽可能少的出现漏洞,事业单位才能够稳步发展。但是现实情况是大部分的事业单位的财务信息化管理系统或多或少地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导致其监管体系并不完善,加上事业单位本身财务信息化管理的应用时间较短,所以信息管理下的监管体系想要完善还需要一定的时间,监管流程不够完善,难以实时分析和识别到单位财务工作中的风险、漏洞,不利于单位财务管理的优化。而由于监督体系的缺失导致财务工作人员的部分行为不规范,因为即使违规也难有效识别,加上也没有合理配套的惩罚措施,所以大部分员工依旧抱有侥幸心理大打擦边球。此外,因为较多事业单位的奖惩体系以及其他责任机制并未得到较好的落实,致使财务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下降,工作态度消极,信息化管理工作一团糟,严重影响事业单位的发展。 (四)缺乏复合型人才 现阶段,我国事业单位人才储备虽然总量较大,但受以往传统管理理念的影响,我国市场上输送的财务人员的能力水平主要还是以基础核算、报账以及简单分析为主,管理会计人才缺口较大,单位现有财务人员不够了解信息知识,信息人员不了解财务知识,不了解实际财务工作需求,复合型人才缺失严重,在财务系统软件的研发、设计上,也只能参考其他经验,使得单位的软件设计不够科学、合理。 二、加强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信息化风险管控的优化策略 (一)增强财务管理信息化风险意识 就事业单位而言,引发财务管理信息化风险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主要表现在信息系统缺乏安全技术加持、未搭建安全防护系统,工作人员风险意识不强,操作不规范等。鉴于此,事业单位如果不注重增强财务管理信息化风险管控意识,完善风险管理机制,不仅会制约单位财务管理质量和效率,甚至还会因信息系统传递不完整,不准确的财务数据,导致决策失误,影响单位运营管理。事业单位强化财务管理信息化风险意识,应从以下方面入手:第一,事业单位的领导以及管理层必须要对财务信息化管理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各种风险以及该风险会对企业造成哪些不良的影响有清醒的认识,并在此基础上立足于事业单位发展的实际情况进行风险管理机制的完善,保障财务风险管理的实施。第二,事业单位在会计核算方面也要进行相应的完善,对会计核算模式进行不断优化,运用高科技手段对核算的效率和质量进行提升,保证财务信息的可信度。第三,事业单位还需要通过更为完善的信息管理系统增强财务信息管理与业务方面的整合,提升数据信息的准确度。第四,财务人员可以通过事业单位信息传递与共享的完善进行数据信息的整理分析,为事业单位的风险管理提供强有力的支持。最后,事业单位在信息系统的维护与更新方面要加大资金投入,聘请专业的软件开发人员为单位的信息安全进行维护,防止由于信息泄露而产生的一系列对事业单位带来的风险。 (二)信息管理系统的完善 事业单位为了增强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加强各部门信息系统的业务联系,促进财务和业务方面的深度融合以及企业管理水平方面的提升,必须在统筹规划下进行信息系统的完善。第一,事业单位要对该单位的内外环境进行深入的分析,了解各部门以及各业务环节的信息化需求,进行财务管理信息化的规划建设。第二,事业单位在进行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时,要聘请专业的软件开发商以及合适的硬件设施供应商,立足于事业单位发展的实际,开发符合事业单位发展需求的信息管理系统,保证信息系统在工作中的实用性。第三,事业单位在进行信息管理系统建设的同时,要加大对信息共享平台的建设,让各个部门人员在各自的权限范围内实现各个工作环节信息的资源共享,方便自己工作的完成。这一措施既能够为财务部门的会计核算分析提供方便,还能够促进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工作完成效率的提升。 (三)优化财务监控手段 在财务管理信息化的建设过程中,需要获取大量数据计算准确度高,运用方便的电子信息数据,这些数据的获取需要有较高的技术含量,由于事业单位的内部财务系统极易遭受技术高超的黑客攻击,而外部的计算机病毒,财务工作人员可能出现的操作失误以及计算机设备的磨损问题,这一系列的影响因素都会对财务信息数据的储存造成极大的安全风险。所以,一方面,单位应要求软件开发单位结合当前自身财务监管需求,以内部控制流程、风险控制程序为导向,对监管流程进行完善,保证监管范围深入到单位财务系统的各模块、各环节。另一方面,也要加强对信息安全的监督管控,强化防火墙设计,编制操作手册,避免单位内部商业数据机密的泄露,保证财务系统建设的安全。同时,对于现有的财务硬件、财务软件、财务数据进行优化升级,以实现对操作系统安全的控制,并实时登录内部进行网络安全监督。 (四)加强复合型人才的培养 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就处于信息化环境之中,通过对事业单位内外部信息网络的有效整合,能够对事业单位的信息资源获取成本进行有效地降低,而事业单位中领导和管理层加大对信息化管理的重视,能够增加事业单位的信息资源储备以及资金的投入,同时随着信息化管理的推进,对于工作人员的专业能力也有了更高的要求,所以,事业单位为了让自身的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快速提升,应投入更多的资金在人才的专业知识培养上。在财务管理信息化的大环境中,事业单位的财务工作人员不仅要掌握财务管理知识,还应该加大对和财务管理相关的其他知识的掌握,例如经济,工商管理,税法等方面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对信息技术应用方面的专业知识充分掌握,保障财务管理信息化工作的顺利进行。在此基础上,事业单位要对人才的选拔以及培养机制进行不断的完善,加大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培训力度,为事业单位的发展培养出一大批综合素质与专业能力共同突出发展的复合型人才,复合型人才的大量培养,对于事业单位的发展以及财务管理人员工作水平的提升和风险管理效率与质量的提升都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结束语 事业单位通过加大对信息化的建设,促进了财务管理信息化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并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对财务信息化管理中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行防范管控,让事业单位的业务流程获得更好的整合重组,促进财务管理活动和信息技术的紧密结合,在此基础上推动事业单位业务与财务之间的更深层次的结合,促使事业单位更加深入、广泛地对财务管理信息资源进行挖掘,让财务管理信息化的潜能和作用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为事业单位的长远发展提供重要的保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