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资产折旧的计算公式 1、平均年限法:年折旧率=(1-预计净残值率)÷预计使用年限(年)×100%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月折旧率。 2、工作量法:单位工作量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1-预计净残值率)÷预计总工作量固定资产月折旧额=固定资产月工作量×单位工作量折旧额。 3、总年限法:年折旧率=可接受使用年限÷预计使用年限×100%预计使用年限=n×(n+1)÷2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预计净残值)×月折旧率。 4、双倍余额递减法:年折旧率=2÷预计使用年限(年)×100%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净值×月折旧率。 固定资产的使用年限 除掉政府规定的特殊产品外固定资产的最低折旧年限如下: 1、房屋和建筑物的使用年限为20年。 2、飞机、火车、船舶、机械、机械及其他生产设备10年。 3、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设备、工具、家具等为5年。 4、除飞机、火车和轮船以外的交通工具为4年。 5、电子设备3年。 固定资产折旧方法的备选方案 1、剩余资产的价值按每个期末的市场价格计量,不进行分配。 2、用现金流转表和资金流转表代替损益表,避免折旧分配。 3、专注于使用可以预测的统一折旧方法,无论其逻辑如何。 4、尽量采用折中的分配方法。 固定资产折旧的影响因素 1、折旧计提基数。折旧基数为固定资产的原值或账面价值。现行会计制度规定,一般以固定资产原价为计提基础,但对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法折旧的企业,以固定资产账面净值为计提基础。 2、折旧年限。折旧年限的长短直接关系到折旧率的高低,是影响折旧额的关键因素. 3、折旧方法。企业应当根据与固定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的预期消耗方式,合理选择折旧方法。中国会计准则中可以选择的折旧方法包括直线法、工作量法、双倍余额递减法和年数总和法。固定资产折旧方法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如有变更,应符合《固定资产准则》第19条的规定。 4、净残值。净残值是指固定资产预计清理报废时,扣除清理费用后能够收回的残值金额。企业应当根据固定资产的性质和使用方式,合理估计固定资产的净残值。 以上是玖邀开业网小编为您整理的关于固定资产折旧的计算公式的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