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注册资金 认缴制 查看内容

注册资本认缴登记制的含义(注册资本认缴登记制的具体内容)

2023-10-15 16:23| 发布者: knnliang| 查看: 340| 评论: 0

摘要: 注册资本认缴登记制 注册资本认缴登记制是指由股东自主约定注册资本总额、公司设立时全体股东(发起人)的首次出资比例、出资方式和货币出资比例、公司股东(发起人)缴足出资的出资期限。公司实收资本不再作为工商 ...

注册资本认缴登记制


注册资本认缴登记制是指由股东自主约定注册资本总额、公司设立时全体股东(发起人)的首次出资比例、出资方式和货币出资比例、公司股东(发起人)缴足出资的出资期限。公司实收资本不再作为工商登记事项。在进行公司注册登记时,也无需提交验资报告。

注册资本认缴登记制的含义(注册资本认缴登记制的具体内容)

注册资本认缴登记制的含义


注册资本是公司制企业的全体股东(发起人)认缴并在公司登记机关依法登记的出资总额(认购的股本总额)。注册资本是股东按照约定向公司转移财产(货币或可以用货币估价并可以依法转让的非货币财产)而形成的。股东出资缴付到位,就可以按照法律法规和公司章程,享有管理权、决策权、收益权。注册资本对公司而言至关重要。所以,资本制度是公司制度的核心,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是公司登记制度的核心。


认缴登记制是相对实缴登记制而言的。2006年以前,我国实行的是严格的实缴登记制。即在公司设立之前,股东的所有出资必须完全缴付到位。公司登记机关通过审核《验资报告》,确认出资完全缴付到位,才能核发营业执照,公司成立。实缴登记制的好处是便于监管,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公司通过营业执照向交易方传达公司资本实力的信息,弊端是公司设立成本太高,且易导致资本闲置。


2006年《公司法》经修订实施后,我国适当放松了注册资本缴付要求。法律规定首次出资额只要不低于注册资本的百分之二十即可(公司成立时缴付到位并进行验资),其余部分由股东自公司成立之日起两年内缴足(其中,投资公司可以在五年内缴足)。这实际上是实缴登记制与认缴登记制的折衷。


将于2014年3月1日起实施的注册资本认缴登记制,就是在公司设立时,由公司股东(发起人)对其认缴出资额、出资方式、出资期限等进行自主约定,并记载于公司章程。


注册资本认缴登记制的具体内容


公司股东认缴的出资总额或者发起人认购的股本总额(即公司注册资本)应当在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登记。公司股东(发起人)应当对其认缴出资额、出资方式、出资期限等自主约定,并记载于公司章程。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以其认缴的出资额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东以其认购的股份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公司应当将股东认缴出资额或者发起人认购股份、出资方式、出资期限、缴纳情况通过市场主体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向社会公示。公司股东(发起人)对缴纳出资情况的真实性、合法性负责。


注册资本认缴登记制与实缴登记制的联系和区别


实缴制与认缴制,是企业登记时对注册资本的两种模式。二者的区别如下:


实缴制是指企业营业执照上的注册资本是多少,该公司的银行验资账户上就必须有相应数额的资金。实缴制需要占用企业的资金,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投资创业,降低了企业资本的营运效率。而认缴制则是工商部门只登记公司认缴的注册资本总额,无须登记实收资本,不再收取验资证明文件。认缴登记制无需占用企业资金,能够有效提高资本运营效率,降低企业成本。


以上是玖邀开业小编整理的注册资本认缴登记制的含义(注册资本认缴登记制的具体内容)相关知识,相信大家通过以上知识都已经对此有了大致的了解,如果您还遇到什么问题,欢迎咨询在线客服。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