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业执照的 吊销 与 注销 是两种不同的法律程序,主要区别如下: 1. 吊销(撤销) - 性质:属于 行政处罚,由市场监管部门强制取消企业的经营资格。 - 原因:企业因违法、违规(如虚假注册、长期未年报、严重违法经营等)被强制剥夺经营权。 - 法律后果: - 企业丧失经营资格,但主体资格仍存在(仍是法律上的“债务人”或“被告”)。 - 法定代表人可能被列入黑名单,3年内不得担任其他企业高管。 - 需依法完成清算后办理注销,否则可能承担债务连带责任。 2. 注销 - 性质:属于 企业自主申请 的合法退出程序。 - 原因:企业因解散、合并、破产等主动终止经营。 - 法律后果: - 企业主体资格彻底消灭,权利义务终止。 - 法定代表人无后续责任(前提是清算合法)。 关键区别总结 注意事项 - 被吊销后必须注销:企业被吊销后仍需办理注销登记,否则法定代表人可能面临信用惩戒。 - 债务责任:吊销后未注销的,股东/法定代表人可能对债务承担连带责任。 建议企业规范经营,如需退出市场,应主动办理注销以避免法律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