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财务代理 查看内容

什么是生物资产,包含哪些?

2025-4-18 07:50| 发布者: knnliang| 查看: 31| 评论: 0

摘要: 生物资产是指企业或个人在农业活动中持有的活的动物或植物,这些资产能够通过生物转化(如生长、繁殖等)带来经济利益。根据会计准则(如国际会计准则IAS 41和中国《企业会计准则第5号——生物资产》),生物资产通 ...
生物资产是指企业或个人在农业活动中持有的活的动物或植物,这些资产能够通过生物转化(如生长、繁殖等)带来经济利益。根据会计准则(如国际会计准则IAS 41和中国《企业会计准则第5号——生物资产》),生物资产通常分为以下三类:

什么是生物资产,包含哪些?

1. 消耗性生物资产

- 定义:为出售或在未来收获农产品而持有的生物资产,通常在一次收成或生命周期结束后终止。
- 常见例子:
- 农作物:一年生植物如小麦、玉米、蔬菜。
- 林木类:为砍伐而种植的用材林(如松树、桉树)。
- 畜牧类:肉用牲畜(猪、牛、鸡)、养殖鱼类。
- 短期养殖生物:食用菌、蚕茧。

2. 生产性生物资产

- 定义:为长期提供农产品(如奶、蛋、果实)或服务(如役用)而持有的生物资产,具有重复产出能力。
- 常见例子:
- 动物类:产奶的奶牛、产蛋的蛋鸡、产毛的绵羊、繁殖用的种畜。
- 植物类:果树(苹果树、葡萄藤)、产胶的橡胶树、茶叶树、经济林木(油茶、咖啡树)。
- 服务用途:役用牛、马(如农耕或运输)。

3. 公益性生物资产

- 定义:以生态保护、环境改善为主要目的的生物资产,虽不直接产生经济利益,但具有社会效益。
- 常见例子:
- 防护林:防风固沙林、水土保持林。
- 绿化植被:城市绿化带、公园景观植物。
- 生态修复生物:湿地恢复用的红树林、珊瑚礁。

关键特点

- 生物转化:依赖自然生长或繁殖增值。
- 会计处理:通常按成本或公允价值计量(消耗性资产多按成本,生产性资产可能按公允价值)。
- 风险因素:受自然灾害、疾病等生物风险影响较大。

与无形资产的区别

微生物(如发酵用酵母菌、工业用菌种)通常归类为无形资产而非生物资产,因其不具备动植物形态,且价值来自技术应用而非自然生长。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