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从事建筑劳务作业(如劳务分包),需要依法取得相应的资质。根据最新的《建筑业企业资质标准》(2023年版)及相关政策,建筑劳务资质已调整为专业作业资质,具体要求和流程如下: 一、资质类型 1.专业作业资质(原劳务分包资质) - 不再划分等级,按作业类型分类,例如: - 木工作业 - 砌筑作业 - 抹灰作业 - 钢筋作业 - 焊接作业 - 混凝土作业 - 模板作业 - 水暖电安装作业等 二、申请条件 1.企业基本条件 - 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企业(有限责任公司或股份有限公司)。 - 有固定的经营场所和必要的技术装备。 2.人员要求 -技术负责人:具有工程序列中级以上职称或高级工以上资格。 -施工现场管理人员:至少配备施工员、质量员、安全员、劳务员等(每类至少1人)。 -技术工人:需持有职业技能证书或培训合格证书,数量根据作业类型确定(通常不少于30人)。 3.其他要求 - 企业需建立质量管理、安全生产等制度。 三、申请流程 1.准备材料 - 营业执照副本 - 企业章程 - 技术负责人及技术工人的身份证明、职称证书或技能证书 - 经营场所证明 - 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文件 2.提交申请 - 向企业注册所在地的市(县)级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提交申请。 3.审核与公示 - 主管部门审核材料,符合条件的予以批准并公示。 4.领取资质证书 - 审核通过后,颁发《建筑业企业资质证书》(专业作业资质)。 四、注意事项 1.取消劳务资质? - 根据部分省份试点政策(如安徽、山东等),已取消劳务资质审批,改为备案制或信用评价管理。需关注当地最新政策。 2.安全生产许可证 - 若企业涉及脚手架、拆除等危险性作业,仍需办理安全生产许可证。 3.动态核查 - 取得资质后需保持人员、设备等符合标准,主管部门会定期核查。 4.合同范围 - 企业只能在资质许可的作业范围内承接工程,不得超范围施工。 五、政策变化提示 近年来建筑劳务资质改革频繁,部分地区已推行“专业作业企业备案制”,建议在申请前咨询当地住建部门,以最新政策为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