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章程是公司依法制定的基本文件,规定公司的组织架构、运营规则及各方权利义务,是公司的“宪法”。以下是关键要点: 一、基本概念 - 法律依据:根据《公司法》制定(如中国《公司法》第11条),是公司成立的必备文件。 - 性质:对公司、股东、董事、监事及高管具有法律约束力。 二、核心内容 1. 基础信息:公司名称、住所、经营范围、注册资本。 2. 股权结构:股东出资方式、持股比例、表决权规则。 3. 组织架构: - 股东会:职权范围、召集程序(如临时股东会的提议条件)。 - 董事会/执行董事:人数、选举方式、决策机制(如过半数通过)。 - 监事会/监事:监督职责、检查财务权限。 4. 利润分配:分红比例、时间及条件(如弥补亏损后的可分配利润)。 5. 修改程序:需经股东会特别决议(如2/3以上表决权通过)。 6. 特殊条款:竞业禁止、股权转让限制(如优先购买权)、解散事由。 三、实际作用 - 对内治理:明确决策流程(如董事会需提前15日通知),避免股东纠纷。 - 对外公示:登记后具有公示效力,影响债权人等第三方权益。 - 纠纷依据:法院审理公司案件时优先参照章程条款。 四、制定与修改 - 制定:有限公司由全体股东签署,股份公司由发起人制定并经创立大会通过。 - 备案:需向市场监管部门登记,部分条款(如注册资本变更)需同步更新。 - 示例:某科技公司章程规定“核心技术股东离职时须以原价转让股权”,有效防止技术流失。 五、注意事项 - 合规性:不得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如股东分红权不可剥夺)。 - 灵活性:可约定个性化条款,如AB股设计(需符合上市地法规)。 - 外资企业:可能需额外符合负面清单及行业审批要求。 |